第569章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
对于马寻的一些回答,李贞基本上是满意的。
可是马秀英心疼啊,“听说你先前和真人闲聊,说你一身本事,天下人都可以学?”
不好!
这倒不是担心我跑了,这是担心我把家学传出去了,对不起自家...
朱雄英沉吟片刻,忽然抬眼看向朱标,语气低沉而凝重:“标儿,你我父子之间,不必绕弯子。冯诚和常家若真有异动,你心里可有计较?”
朱标神色一凛,拱手道:“父王,儿臣虽为太子,但朝中局势错综复杂,若无父王与舅舅支持,恐怕难以应对。冯诚乃冯胜之子,素有军功,与老七私交甚密,若其真欲助老七夺嫡,必在军中掀起波澜。而常家……”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冷意,“常遇春将军虽已故去,但常家仍有不少旧部在朝中任职,若其联手,恐非小事。”
马祖在一旁听罢,心中暗自盘算。冯家与常家皆为开国勋贵,根基深厚,若真联手支持朱棣,恐怕不只是朝堂之争,甚至可能引发军权之争。他沉声道:“太子殿下所言极是。冯诚与常家若真有异心,必须尽早铲除。但若贸然出手,反而会引起皇上猜忌,届时恐对太子不利。”
朱雄英点了点头,目光深沉:“你二人说得都在理。此事,不能急,也不能拖。眼下最要紧的,是摸清冯诚与常家的底牌,看看他们究竟拉拢了多少人,又打算如何行动。”
许怡在一旁听罢,轻声道:“老爷,妾身倒有个主意。”
朱雄英转头看向她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夫人请讲。”
许怡道:“冯诚与常家若真有意扶持老七,必然不会轻易暴露,必定暗中联络旧部,试探人心。若我们能安排一个可信之人,潜入其中,或许能探得一二。”
朱雄英眼中一亮:“夫人所言极是。只是此人必须极为谨慎,且不能引起冯诚与常家怀疑。”
马祖闻言,心中一动,低声道:“舅舅,若此事可行,不如让我来办。”
朱雄英微微一怔,随即皱眉道:“你?”
马祖点头道:“我与冯诚素有往来,常家那边也有些旧交,若由我出面,倒不至于引起太大怀疑。若能混入其中,或许能探得他们的真实意图。”
朱标闻言,立刻道:“马祖,此事太过凶险。若被他们识破,恐怕会引来杀身之祸。”
马祖淡然一笑:“太子殿下,属下自幼便在马家长大,自知马家与太子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。若真有变,属下愿为太子赴汤蹈火。”
朱雄英看着马祖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。他当然知道马祖说得没错,但让他去冒这个险,他心中仍有些不忍。
“此事容后再议。”朱雄英缓缓道,“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局势,不能让他们察觉我们已有动作。”
朱标点头称是,但心中却已暗暗记下此事。他知道,若真要查清冯诚与常家的底细,马祖或许是最佳人选。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紧接着,一名亲信侍卫快步走进来,单膝跪地:“老爷,宫中来人,说是皇上召见太子殿下。”
朱雄英眉头一皱:“皇上突然召见?可知是何事?”
侍卫摇头:“回老爷,宫中并未说明,只说太子殿下需即刻入宫。”
朱标闻言,神色一凝。他知道,朱元璋素来喜怒无常,若无大事,绝不会突然召见他。而且,今日他刚得知冯诚与常家的消息,皇上突然召见,是否与此有关?
朱雄英沉吟片刻,低声道:“标儿,你去吧。记住,无论皇上问什么,都不可慌乱,更不可轻易承认任何事。”
朱标点头:“儿臣明白。”
说罢,他整理衣冠,向朱雄英与马祖等人行了一礼,随即转身离去。
朱雄英看着朱标离去的背影,眼中闪过一丝忧虑。他知道,朱元璋这些年对朱标虽有器重,但也不乏试探之意。若朱标今日应对不当,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待朱标走后,朱雄英沉声道:“马祖,你即刻去查冯诚与常家的动向,务必在太子回宫前,掌握一些有用的情报。”
马祖拱手应道:“是,属下这就去办。”
许怡则轻声道:“老爷,妾身也会派人去宫中打探消息,若有异动,第一时间通知您。”
朱雄英点头:“好,你们都去吧。记住,一切以太子安危为重。”
马祖与许怡应声退下,屋内只剩朱雄英一人。他缓缓坐下,端起茶杯,轻轻吹了口气,眼中却透出一丝深不见底的冷意。
他知道,一场风暴,正在悄然酝酿。
……
与此同时,皇宫之中,朱元璋正端坐在御书房内,脸色阴沉。他面前,站着一名身穿锦衣卫服饰的男子,神色恭敬。
“你确定,冯诚与常家确实在暗中联络?”朱元璋冷冷开口。
那男子低声道:“回皇上,属下已查实,冯诚近日频繁出入常家,且多次与一些旧将密会,似乎在策划什么大事。”
朱元璋冷笑一声:“他们倒是胆子不小,竟敢在朕眼皮底下搞这些小动作。”
男子不敢多言,只是低头不语。
朱元璋沉思片刻,缓缓道:“传太子。”
片刻后,朱标走入御书房,恭敬行礼:“儿臣拜见父皇。”
朱元璋抬头看了他一眼,语气平淡:“标儿,朕问你,你可曾听闻冯诚与常家之事?”
朱标心中一震,但脸上却不动声色:“回父皇,儿臣听闻冯诚与常家确有往来,但具体所为何事,儿臣并不清楚。”
朱元璋盯着他看了片刻,缓缓道:“你可知道,冯诚与常家若真有异心,朕绝不会姑息。”
朱标心中一紧,连忙道:“儿臣明白。冯诚与常家若真有不轨之心,儿臣愿为父皇分忧。”
朱元璋微微一笑,语气却依旧冰冷:“你倒是懂事。但朕更希望,你能在太子之位上站稳脚跟,而不是事事都靠马家。”
朱标心中一凛,连忙低头道:“儿臣谨记父皇教诲。”
朱元璋摆了摆手:“好了,你先回去吧。朕自有安排。”
朱标恭敬行礼,退了出去。
待他走后,朱元璋缓缓站起身,望向窗外,眼中闪过一丝深不可测的神色。
“朱标啊朱标,朕倒要看看,你能否在这场风暴中,真正站稳脚跟。”
……
与此同时,马祖已悄然离开朱府,前往冯家与常家的府邸,开始暗中调查。
他知道,这场风暴,才刚刚开始。
马祖离开朱府时,天色已晚,街上的行人稀少,偶尔有几盏昏黄的灯笼在风中摇曳,映出斑驳的影子。他裹紧了身上的披风,脚步稳健地朝着冯家的方向走去。
冯家府邸位于京城西区,府门高大,门前两尊石狮威严耸立。马祖并未直接前往正门,而是绕至后巷,寻了一处偏僻的小门,轻叩三下,门内传来一声低沉的询问:“谁?”
“冯诚可还在府中?”马祖低声回应。
片刻后,门开了一条缝,一名身穿短打的仆役探出头来,见是马祖,立刻将门推开:“马大人,冯公子正在等您。”
马祖点头,迈步而入,门在他身后悄然合上。
府内灯火通明,庭院幽深,冯诚正坐在书房中,手中拿着一封密信,神色凝重。听到脚步声,他抬起头,见是马祖,脸上露出一丝笑意:“马兄,你终于来了。”
马祖在他对面坐下,目光落在那封密信上:“看来,你已收到消息了?”
冯诚点了点头,将密信递给他:“是常家那边送来的,说是有要事相商。”
马祖接过密信,展开一看,眉头微皱:“他们打算在下月初一,于常府设宴,邀请几位旧部,共商大计。”
冯诚低声道:“此事若真成,恐怕太子那边不会坐视不理。”
马祖沉吟片刻,缓缓道:“所以,我今日前来,便是想听听你的想法。冯兄,你可曾想过,若真与常家联手,后果会如何?”
冯诚苦笑:“马兄,你我皆知,太子如今势大,但皇上对他的态度,却并非毫无疑虑。老七虽年少,但军中威望极高,若能得皇上认可,未必没有机会。”
马祖看着他,缓缓道:“冯兄,你可曾想过,若此事败露,皇上会如何处置你们?”
冯诚沉默片刻,低声道:“马兄,我知道你在劝我。但事已至此,我已无退路。”
马祖叹了口气,缓缓道:“既然如此,我也不再多言。只是希望你记住,有些事情,若无十足把握,切不可轻举妄动。”
冯诚点头:“我明白。”
马祖站起身,拱手道:“那我便告辞了。冯兄,若有任何风吹草动,还请第一时间通知我。”
冯诚起身相送:“一定。”
马祖走出冯府,夜风扑面而来,他抬头望天,只见乌云密布,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。
他心中暗自盘算:冯诚与常家果然已有动作,若不尽早将此事告知朱雄英,恐怕会出大乱子。
他没有回朱府,而是直接前往常家方向。他知道,若要掌握更多情报,必须亲自走一趟。
常家府邸比冯家更为气派,门前更是有两名锦衣卫守卫,显然是常遇春旧部的后人,仍受朝廷重用。马祖并未贸然靠近,而是在府邸对面的茶楼中坐下,点了一壶清茶,静静观察。
不多时,果然看到几名身穿官服的男子陆续进入常府,神色谨慎,显然是秘密会面。
马祖心中一动,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密信,交给茶楼中一名早已安排好的心腹,低声吩咐:“立刻将此信送往朱府。”
心腹点头,悄然离去。
马祖继续坐在茶楼中,静静等待。他知道,今夜,或许将揭开一场风暴的序幕。
而他,必须在这场风暴中,站稳脚跟。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】
biquge120.net,更新快,无弹窗!